
龙源临武客户端7月21日讯(记者 邓圣立 实习记者 陈丽羽 通讯员 杨诗婷) 持续10年的“超长版”40天三伏天纪录今年被打破!自7月20日起,正式进入一年中最热的“三伏”时段。与往年不同,今年三伏天全长仅30天,为2015年以来最短。虽然时长缩短,但其“蒸煮”威力却丝毫未减。
今年“三伏”自7月20日持续至8月18日,其中初伏10天(7月20—7月29日)、中伏10天(7月30日—8月8日)、末伏10天(8月9—8月18日), 由于夏至到立秋之间仅出现4个庚日,中伏长度由去年的20天缩减为10天,整体时长因此回落至30天。
临武县气象局气象预报员任周琴介绍,三伏天的特点是高温、高湿、少风,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。此时太阳辐射强烈,地面热量持续积累,导致体感闷热。在此期间,需特别注意防暑降温,尽量避免在午间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,并及时补充水分。
上午十点半,在临武大道文昌路口,虽然温度显示28℃,但体感温度已超过35℃。
环卫工人苏美兰说,她每天早上四点半就要起床来上班,一直工作到中午12点才下班。三伏天时天气特别炎热,这个时候要多喝水,注意防暑降温,预防中暑。
“30天‘短三伏’并不意味着热浪‘打折’。未来一周,21日-22日受台风“韦帕”影响,将有多阵雨发生;23日-26日,受东风扰动,午后多阵性降水发生;25日-26日,我县仍将持续35℃以上高温,局地或超38℃。提醒公众,补水少量多次、空调不低于26℃、户外作业避开正午。”任周琴表示。
面对今年“短三伏”但热力不减的挑战,科学的饮食调理尤为重要。气象数据显示,三伏天期间气温通常呈现“初伏升温、中伏高峰、末伏缓降”的特点。今年中伏缩短至10天,可能导致高温时段更为集中,市民需持续关注天气预警,做好长期防暑准备。
临武县中医医院副院长钟初晖提醒市民,在饮食方面,建议遵循“清补”原则,多摄入水分丰富、易消化的食物,如绿豆汤、冬瓜、苦瓜等清热解暑食材,以及西瓜、梨等水果补充电解质;同时应减少摄入油腻辛辣、煎炸烧烤类食物,避免加重肠胃负担。及时补充水分(每日1.5~2升)和含盐饮品(如淡盐水或藿香正气水)是有效防暑的关键。科学调节饮食与作息,可以有效提升身体耐热力,助力百姓安然度过这个虽“短”犹“猛”的三伏天。
责编:唐芳
一审:唐芳
二审:李艳玲
三审:唐薇
来源:临武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登录“龙源临武”客户端,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22日)
警惕基孔肯雅热!广东佛山已超2000例感染
这个“加法”,何以产生“乘法”效应(文化中国行)
湖南日报观察头条丨七月郴州,好戏连台——“农文旅体”奏响融合乐章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21日)
昆剧《湘遇·湘昆》在郴州首演
改革为人民|千年天堑变通途
【讲习所·中国与世界】习近平强调中澳关系应坚持平等相待、求同存异、互利合作
下载APP
分享到